松树皮提取物 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在血液循环、视力保护、滋润皮肤等方面,效果突出,备受青睐。
从单纯的抗氧化角度看,原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不及虾青素,Ve,然而由于原花青素水溶性良好,并且脂溶性也不错,故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其抗氧化能力强于单纯脂溶的虾青素和Ve,极大拓展了它的应用面和使用量。
从来源上,原花青素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皮、壳、籽、核、花、叶中,其中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且葡萄籽作为红酒厂生产红酒的肥料,价格很低,从而目前市场多是葡萄籽提取原花青素。
近年来,松树皮作为原花青素新来源,也应用颇多,市面上多是原花青素的低聚体,聚合度大约3左右。
而现在,也有一种新来源的原花青素,就是从花生衣(花生仁上面薄薄的种皮)里面提取的。
原花青素的规格多是OPC95%UV,这种规格价格也是千差万别。从几十到接近两百不等。
就品质而言,可以就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个是来源,一个聚合度。
来源方面来说,某家觉得,葡萄籽和松树皮来源的为优,花生衣来源的次之。原因在于一个重要的指标,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在我国,多是黄曲霉产生的,且容易超标的地区,属于除华北、东北、西北以外地区生产的产品。
很明显,花生衣提取的原花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指标。
曾经发生的一个例子,上个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十万只火鸡突发性死亡事件被确认与从巴西进口的花生粕有关.进一步的调研证明,这些花生粕被一种来自真菌的有毒物质污染这些研究工作最终使人们发现了黄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质。同样,奶牛吃了污染的饲料,牛奶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可能性一样存在。
那么,作为花生里面一部分的花生衣,这个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直接导致花生衣来源的OPC身价大跌;而葡萄籽和松树皮来源的,则可以很好规避这个问题。
聚合度方面,这个要结合原花青素的结构和作用机理。
在结构上,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结合而成(结合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看成多种排列组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是对映异构体,或者说旋光异构体,分子量完全相同,结构也很类似,主要是立体构型不一样。
儿茶素,M=290.27 表儿茶素,M=290.27
最简单的原花青素是儿茶素、或表儿茶素、或儿茶素与表儿茶素形成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直至十聚体。按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五聚体称为低聚原花青素(简称OPC),将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原花青素(简称PPC)。
OPC (n=2,3) PPC(n=6,6)
那么,原花青素的含量,指的就是聚合体里面,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基元的含量,换句话说,表儿茶素-儿茶素-儿茶素这三个单体聚合成的原花青素,那么聚合度为3,那么检测的时候,就占有了3点的含量指标。
一般所说的含量95%,指的就是原花青素里面含量基元的数量。而这种数量的检测,必须通过UV,先通过香草醛和硫酸染色,然后再通过发色的基团的特征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来确定含量,HPLC相对而言,无能为力。
那么,涉及到质量话题,评价原花青素的好坏,关键点在于其聚合度。
聚合度越高,分子量越大,分子的体积也很大,那么:
1.外用的话,如果是紧致皮肤的话,说的直白些,就是鞣皮的原理,大于胶原纤维束之间的分子距离,即使共价键形成,因分子链太长,收敛作用不明显,即鞣皮的作用不明显,紧致皮肤的作用降低;如果是抗氧化、美白,无论是被动运输还是主动运输,都存在吸收的问题,利用率不高;
2.内服的话,涩肠止泻问题不大,不过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后抗氧化,也存在吸收的问题,生物利用度不高;
故而,低聚体生物利用度比较高。所以低聚体的质量较优,高聚体次之。
评价聚合度的指标,可以结合下面这篇文献,《分光光度法测定原花青素平均聚合度的研究》(吴玥霖,戴晶晶,曾凡骏马,四川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成都610065)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6X(2009)02-0054-0005
一般来说,高聚体,因为酚羟基被大量缩合,故而所显示的多酚含量偏低;低聚体,多酚含量较高,所以在评价的时候,除了OPC95%UV这个指标外,再问问多酚的含量,越高越好。
另外,原花青素,在人体内,可以氧化转化成为花青素,这个氧化的过程就是对抗人体的被氧化,而且效率很高,转化成的花青素仍然有抗氧化能力,其主要作用,在于对视力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