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投资行情陡转直下。二级市场上,无论是美股NASDAQ、港股18A亦或是科创板,走势惨淡。一级市场方面,国内医药投资无论是成交金额还是项目数量均呈现迅速缩水态势。时至今日,医药行业被认为已是身处在寒冬,由此,“如何过冬”成为话题。
自2015年药政改革以来,国内创新药行业快速发展。其中,单抗、ADC和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迅速填补了空白。但在投入极大热情催化发展之后,创新药靶点同质化、单抗扎堆内卷已经不是秘密。并且,医保控费持续推进,药物的商业回报预期持续降低。因此,医药行业迫切开启了一轮新探索。在这其中,创新药出海成为趋势。
2021年8月,荣昌生物与西雅图基因(Seagen)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以开发和商业化维迪西妥单抗,公司收获2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可达2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外加超百分之十几的梯度销售提成。这项海外授权(License out)也创造了当时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的新纪录,也成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出海记录。
不过,随着信达生物、万春医药和君实生物接连“出海”美国受挫,国产创新药的“出海”前景似乎也不如此前了。
在2022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上,荣昌生物总裁傅道田博士、首席医学官何如意提出,以荣昌生物为例,授权引进(License-in)买得好,只能说明有眼光、资金实力雄厚且团队执行力强;但只有海外授权(license-out)卖得好,才能说明底层创新能力得到了他人认可。何如意认为,创新药出海、国际化路径不仅是对创新能力的验证,也是拥抱国际市场创造价值的必经之路。他表示,中国医药创新会在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迎来下一个高光时刻,但在那之前,企业须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国际化之路。
除了创新药,医药行业的其他领域也发生了变化。而与创新药的“惨淡”相比,医疗器械和疫苗行业被认为相对“高光”。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而言,一方面,疫情持续之下,医疗器械的全球供应链发生重构,部分企业借此机遇进入到了海外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之中,凸显了医疗器械公司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国产代替政策下,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旧秩序正在逐渐被打破。
但是,医疗器械行业迎来的重构时代,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往,头部医疗器械公司发展的思路是集约到更大的生产中心,通过生产中心集中,降低单品成本,获得更大的边际效应;但在时局变幻之下,曾经的发展思路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实际,企业不得不考虑分散投资,这也使得行业内公司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飞利浦集团大众化区影像引导治疗业务群总经理刘炜烨在2022 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上提出,在此环境下,医疗器械行业需要更多的资源整合,其中包括信息整合、术式整合、政策整合和技术整合。刘炜烨提出,行业之内,上下游的利益和立场并不相同,如果各方都过度追求自己的利益,市场难以良性发展;并且,企业发展要更多的从临床价值出发,企业间应共同合作寻求临床手术价值最大化,避免“虐多”。
而对于疫苗行业而言,其近年发展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更大。国内疫苗公司之中,科兴生物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了高达110亿美元的营收,创造了疫苗公司的“业绩神话”。除了业绩方面的突破,更有一系列公司持续推进新型疫苗研发。例如,康希诺在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其mRNA新冠疫苗已进入临床Ⅱ期试验阶段;9月1日晚,沃森生物表示,该公司与复旦大学、上海蓝鹊共同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获批临床。
不过,国内目前对于新冠疫苗的研发态度已经出现分化。7月,A股上市公司康泰生物表示,二季度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接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下降较快,公司新冠疫苗销量快速下滑,基于此,公司拟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库存商品、原辅料、自制半成品及截至今年3月末的新冠疫苗开发支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14亿元。
而对于新冠疫苗的后续发展,百克生物创始人兼总经理孔维在2022 CHC·中信证券医疗健康大会提出,后新冠疫情时代对于疫苗有更高的要求,无论采取哪种技术路线,其中最重要一点是对新冠病毒存在广谱保护性,这是对疫情防控最有价值的,也是新冠疫苗的发展方向。瑞科生物创始人刘勇表示,疫苗行业是公益性与战略性的,无论是系统免疫还是灭活免疫,未来新冠疫苗的方向一定是要实现防感染,要达到这个目标新冠疫苗还有很广阔的纬度上升空间。
当前,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而对于医疗服务,中信证券首席医疗健康产业分析师陈竹认为,医疗大基建会成为医药行业三到五年发展的催化剂。
陈竹提出,分级诊疗从2014年、2015年提出至今一直未落地,到2021年,三级医院诊疗量还是超65%;这一次新冠疫情暴露出来公立医疗体系基建不足,2021年之前,国家一直限制三甲医院扩大,新冠疫情后三甲医院扩建开始打开,三甲医院在过去几年积淀的床位不足、院区不足等问题,未来几年会结合大基建窗口快速扩张;其中,影像、检验科、PCR实验室、手术室是医疗大基建方向,基础的消杀类也会在迎来政府大量定单,相关行业有望迎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