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中药板块走强 华森制药(39.600, 0.00, 0.00%)涨幅居前】

   2018-01-17 399
核心提示: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蚌埠市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蚌埠市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14

(此件公开发布)


 

蚌埠市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创新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蚌埠中药产业具有较好基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中药产业对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开发利用蚌埠中药资源,提升中药产业水平,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683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皖政办〔2017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围绕蚌埠市中药资源特色、文化优势,突出转型升级、提质扩量两大着力点,抢抓机遇,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中药农业、工业、商业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蚌埠中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保护发展并重。坚持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切实加强蚌埠中药材资源保护,促进中药材科学种植养殖,实现中药资源永续利用;以需求为导向,发展中药大健康系列产品,打造中药资源产业集群,促进中药产业持续发展。

2.产业协同推进。坚持中药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及中药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各行业依托优势,科学发展,促进中药产业链条协调发展。

3.科技支撑引领。坚持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中药产业技术推广、传统技术挖掘和转化应用,提高研发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中药产业优化发展。

4.政府市场联动。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在中药产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促进中药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0年,建立健全中药资源保护与监测机制,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规范化、规模化布局形成;中药及其相关产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成,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科技水平有所提升,品质质量持续提高;中药产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5亿元,成为蚌埠新兴产业。中药农业实现总产值5亿元,建立覆盖全市药材主产区的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网,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发展中药农业。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实现永续利用。优化中药材生产区域化布局,促进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种植。

1.中药资源保护。建立健全蚌埠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建设各县、区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点,实现全市中药材产区全覆盖,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及时提供预警信息。

2.中药材生产。建设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在怀远、五河和固镇三县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建设大宗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基地和集聚区,优化中药材生产布局。实施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推进行动。提高中药材生产组织化水平,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运行模式,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

(二)壮大升级中药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把“饮片做优、成药做大、延伸产品做深”;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坚持节约集约循环发展,实现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1.优化提升中药饮片工业。

扩大中药饮片生产规模。积极发展道地药材饮片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到2020年中药饮片产值达到10亿元。培育中药饮片创新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饮片企业规模;通过纵向或横向协作方式实现中药饮片规模化、规范化生产,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优化中药饮片产品结构。积极引导中药饮片企业向精深化、差异化、品牌化方向集聚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新型饮片产品,大力开发单味小包装、超微饮片,速溶型、经方颗粒饮片、浓缩型颗粒饮片和直接口服饮片等新型产品,支持中药配方颗粒剂试点生产,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培育饮片品牌,推进中药饮片向标准化、可控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发展中药饮片提取物和衍生品生产,创新中药饮片产品体系。

强化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建立中药饮片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做到全市中药饮片质量检测全覆盖。加强中药饮片资源保护和品牌建设,做好三县特色中药饮片资源生产基地建设。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做好全市传统特色中药饮片资源保护工作。完善药材基地和饮片生产企业一体化联盟,建立一个由中药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引领的中药饮片现代化生产基地。

传承创新中药炮制技术。强化中药炮制基础理论研究,依托蚌埠市中医医院创建蚌埠市中药制剂中心,进行中药炮制关键技术研究,突出技术优势和饮片功效。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和设备创新中药炮制工艺,提升中药饮片质量和疗效。传承保护有特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中药炮制技术。

2.壮大中成药工业。

完善中成药产品体系。培育优势中成药产品,鼓励中医机构根据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制中药膏、丹、丸、散等普通制剂。支持院内中药制剂研发、转化和使用,逐步实现院内制剂产业化。实施重大新药创新计划,支持中药企业将特色中药制剂开发成中药新药,支持大品种中成药开发。注重对传统中成药品种进行二次开发,研制一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的中药产品。发展普通药物生产,着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中成药系列产品。到2020年,实现中成药产值10亿元,安徽省著名商标3个。

培育中成药龙头企业。加快中药工业企业结构调整,支持中药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中药企业开发中药新品种及传统验方,引导中小型中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和产权制度改革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引进一批创新型、知识型和高增长型中药科技企业,运用政策杠杆和支柱产业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地方中药产业龙头企业。

优化中成药生产资源配置。加强对中药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推进中药工业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加速中成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

3.培育中药延伸工业。

积极发展中药保健品。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展中药饮片精制、浸膏提取、挥发油萃取等精深加工,加大对中药保健茶、功能性食品、新资源食品、保健饮品、保健汤料、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养生保健用品等产品开发。

进行中药日化产品、中药杀菌剂杀虫剂和中兽药产品研发和生产。引导企业、科研单位开发中药日化产品、中药杀菌剂杀虫剂和中兽药产品,不断拓展丰富以中药为基源的系列延伸产品,满足群众绿色、环保和健康生活需求。

大力开发中医药外包服务和辅助工业设备产品。重点发展中药新药临床前研发外包服务,在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药用辅料、中医诊疗设备(器械)、制药设备等中药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方面逐步形成规模和优势。

强化中药延伸产品研发科技支撑。联合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建立中药延伸产品研发平台,开展技术研究,开发具有技术优势和中药特色的创新产品。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中药延伸产品研发队伍,引进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和持续开发能力的生产企业,拓展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药延伸产品创新项目,积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药延伸工业产值10亿元。

(三)融合发展中药大健康服务业。大力发展中药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药与养老、文化、旅游、休闲、饮食和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努力拓展中药健康产业新业态,到2020年实现中药健康服务业产值10亿元。

1.加大中药养生保健服务开发力度。依托中医药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开发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中药健康养生服务产品,建设多个各具特色的中药养生保健基地。积极扶持药菜两用蔬菜产业,大力发展药膳产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倡导合理饮食调养。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中药养生保健服务开发提供规范技术支持和指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中药养生保健机构,运用经济政策支持中药养生保健机构连锁发展、做大做强,体现资源特色和规模效应。

2.开发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将中医药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等健康养老新模式新机制。以改建转型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建为主,设立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创新老年人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研究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构建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的新模式,延伸和拓展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新形式。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引导企业重点开发养老服务产品和培育养老服务品牌,着力打造一批融中医医疗养生、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服务标准的养老基地。

3.保护和发展中药文化。培育中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推广科学规范的中药养生保健知识。促进中药文化与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旅游餐饮等有效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绿色康养企业,提升中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4.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充分利用中药材产区和生态旅游区资源优势,借助中药企业、名胜古迹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等资源,打造若干条具有蚌埠特色的融休闲、养生、文化传播和展示与中药材科考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小镇和旅游度假村,开发中药观赏园、中药采摘园和绿色康养项目,形成一批中医药特色浓厚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打造1个具有中药特色的健康旅游服务示范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重视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凝聚政策合力,全力促进我市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统筹市级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等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中医药产业支持力度。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股权投资、担保增信、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等有效途径,引导民间资本向中医药产业项目集聚。用好市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和支持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医药企业。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推广“税融通”业务,推进银政担合作试点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建工程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创新,持续增加中药信贷投放力度。支持中医药企业在主板、“新三板”和省股权交易中心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扩大股权融资规模。鼓励企业利用信托、资产证券化和集合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鼓励农户以承包土地入股中药材合作社,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实现中药材生产规模化。

(二)坚持人才引领。加强中药高层次和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鼓励科技创业,加大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的资助力度。重视高等院校中医、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鼓励高校毕业生围绕中药产业创业就业。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人员和基层中药材生产、流通、炮制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一支强有力的中药资源保护、种植养殖、加工、鉴定技术和信息服务队伍。

(三)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完善饮片加工、饮片炮制、提取等质量和技术标准,完善物流(包装、仓储、养护、运输行业)标准研究,建立中药产业全链条的优质产品标准体系;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立覆盖中药全产业链的质量追溯体系,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中药安全质量追溯机制,支持建立第三方质量检测中心,确保中药质量安全;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支持建设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中药研发、孵化和转化能力,完善中药科技平台建设。建设区域性的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和生产信息服务平台。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与中药产业相关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升中药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中药大数据应用工作。建立中药质量及安全网络追溯与核查机制。强化中药产业信息服务工作,实现中药产业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通。完善中药信息统计制度建设,建立全市中药综合统计网络直报体系。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蚌埠市中医药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中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县、区及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完善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本规划顺利实施。

(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发挥中医药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行业自律作用,推动企业合作,促进市场稳定,加强宣传,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知度。

(三)营造良好氛围。做好中药产业发展宣传工作,引导并营造全社会对中药产业重视和支持的良好氛围。规范行业生产经营行为,合法利用药用动植物资源,促进中药材种植养殖。进一步加强中成药等生产经营GMPGSP认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制造和虚假宣传中药、保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附件:蚌埠市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


附件

 

蚌埠市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重点工作部门分工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一、重点任务

(一)

加快发展中药农业

市农林委

市卫生计生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工商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

(二)

壮大升级中药工业

市经信委

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农林委、市金融办

(三)

创新拓展中药商业

市商务外事局

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林委、市工商质监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委等

(四)

融合发展中药大健康服务业

市卫生计生委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农林委、市商务外事局、市工商质监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局、市金融办

二、保障措施

(一)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国土局、市农林委、市金融办、市经信委、市商务外事局、市卫生计生委

(二)

坚持人才引领

市人社局

市教育局

市农林委、市经信委、市卫生计生委

(三)

强化科技支撑

市科技局

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经信委、市农林委、市商务外事局、市工商质监局

(四)

提升信息化水平

市信息办

市发改委、市卫生计生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外事局、市工商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三、组织实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市卫生计生委

市经信委

市中医药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二)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市经信委

市卫生计生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农林委、市商务外事局、市工商质监局

(三)

营造良好氛围

市卫生计生委

市文广新局(旅游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农林委、市商务外事局、市工商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中药茶饮市场崛起 碧生源袋泡茶成年轻人养生新选择

上一篇:

中药板块走强 华森制药涨幅居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