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自带“药”字这一天然民生属性,得到的政策红包既大又多。上月,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一出,A股医药板块整体回暖;本月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传来消息称,医药产业已成为投资“金矿”,去年股权市场医药投资金额约230多亿元。相较于“老大哥”化学药和中成药而言,创新药板块新政多、关注度高、紧随潮流,颇有黑马之势。
政策暖风下
创新药或存在“伪创新”
越来越多企业、资本进场掘金,生物医药成为了创新药的“主战场”。“化学药已经很难抢走欧美老牌药企的风头,生物医药是全球医药研发的前沿阵地,大家都是摸石头过河、起跑线相差不远,相对更容易出成绩。”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如火如荼之际,不少生物医药类创新药却遭遇了“伪创新”的质疑。“实际上自主研发的新药上市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但它却呈现出行业过热的状态,鱼龙混杂在所难免。”该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吐槽称,生物医药公司可谓遍地开花,有的拉来几个生物类似药就撑起了一家高新技术公司;有的上市公司多年来靠着同一个肿瘤防治药概念猛炒,至今该药毫无动静,出成果的时间遥不可期,偏偏资本市场坚信该企业每次透出的“风声”;更有不少所谓创新药只是“高水平重复”,或者对别家药物稍作修改的“微创新”。
但也有不同声音认为,起步阶段泥沙俱下是正常现象,随着行业发展,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必将走上正轨。
“草根”阶段
估值难投资风险大
在有的专家眼中,创新药的投融资还远远不够。不久前中国证券协会副会长葛伟平透露,尚处于新药研发阶段的企业面对困难不少,由于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新药价值的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这些企业在发展早期面临企业估值难,投资风险大,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阻碍了医药企业的融资进程。他认为应该壮大资本市场对医药创新领域的投资规模。
葛伟平建议,应对不同的医药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方式,完善健康产业融资机制;还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以重组、并购等资本市场运作方式优化资源配置;还有一大关键在于,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孵化功能、建立医药企业估值体系和方法,从而推动创新研发、加速成果转化。
他表示,对于尚处于技术研发早期的企业而言,场外市场融资门槛相对较低,承受风险能力较强,这类融资更为看中企业的发展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包容度高,更适合选择其提供融资服务。
“用融资来做研发已成为趋势,但依然有风险存在,首当其冲就是医药出成果难、出成果慢。”某药企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新药研发动辄十年计,研究周期长几乎是一定的,药物研发成本高、失败可能性大,入场资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
分析:
既有配置价值
又有认知门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包括创新药在内的医药板块整体估值相对合理,短期仍存在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但需要注意风险防范。在个股选择时,需要兼具成长与估值,用中长线持股心态把握股票。
“我国的医药医疗政策都存在较强的延续性,所以未来还会有红包降临、行业仍处于人气爆棚阶段,如果真的看好某上市公司或某产品,可以适当配置,但是的确需要下功夫动脑筋。”他认为,创新药板块的认知门槛较传统药更高,投资者如果对医药本身并不感兴趣,也毫无认知基础,最好不要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