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评价,2017年科技部重大专项从形式上与以往的863、973评审还是有了些许进步。除了项目负责人,团队所有参加者都有严格的限项要求。笔者所在学校一个教授参与的一个项目,就是仅仅因为团队一名成员超项在预申报阶段就胎死腹中,使得7、8家单位十多人的努力付之东流。资格审查、预申报书网上同行评议、正式申报、最后答辩,程序也比较严谨科学。预申报阶段,合格、不合格并没有严格的比例要求,是否通过全凭本子质量。尤为值得圈点的是,评审完后,虽然评委的意见不能公开,评审专家的姓名、单位全部网络公开,无形中也增强了评审专家的责任感。
然而,在评审过程中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势十分明显。朋友评审的若干项目中,项目申报经费均在3000万元以上,领衔的项目负责人均为“百人”、“青千”“XX学者”带有学术帽子,身兼所长、院长、董事长、总经理行政职务,双帽子加冠的学界、业界精英。如果上网查这些精英的研究经历,都是手上数以百万元科研经费在手、根本不差钱的大牛。想想每年花费将近三分之一时间全身心投入NSFC申报、大部分颗粒无收、为数万元竞折腰的草根教师,真的是蛮可怜的!
值得一提的是,朋友在评审过程中发现2个现象:1、高科技企业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比例迅速上升,让人忍不住纳闷,既然拥有N多发明专利了,这些企业应该从市场上找经费,怎们也扎堆地跑部前进;2、查阅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发现一大批人并非学界的佼佼者,说明项目负责人在组织国家重大课题团队时,圈子、人脉影响较大。
由于在学界小有名气,近年来,朋友评审省部级重大课题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每次评审完,朋友总有点不理解:数百万、数千万元的课题,怎们结题验收时和几十万元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样,几篇既不顶天也不立地的SCI论文、几个无人受让的发明专利、几个小打小闹软件着作权了事?
每次评完项目,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帽子的朋友,总感到一种释然。朋友是个责任心很强的学者,勤恳负责、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仍然为没有做出重大科研成功、没有培养出突出创新型人次而愧疚。看看这些精英的申报书,朋友吐槽说:人家数千万、数亿元课题都做不出像样的东西,我就拿了几个NSFC面上项目,满打满算的数十万元。能做出这点成绩,也可以问心无愧了。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诗歌,曾经抒发了多少在繁华都市打拼、无栖身之所的漂泊族的有房愿望。在科研经费分配领域,能否来动点真格,让有心科研的人,也享受一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如此,胜过100次高大上却难以联系实际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