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专科医疗(美维口腔、民生五官科)、基因检测(美因健康)、医疗数据(好卓数据)之外,移动医疗(大象医疗),“美年系”还布局了中医板块(掌中医)。
近日,身为天亿集团董事长的俞熔接受了贝壳社的独家专访,首次全面披露“美年系”生态的战略地图,以及在移动医疗、医疗数据领域的具体打法。
贝壳社:美年大健康仅仅是一家体检机构吗?如何定义美年大健康与天亿集团的关系?
俞熔:美年大健康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体检和预防医学的入口,也可以称之为健康需求的最大入口。没病的时候做健康管理,有病的时候做疾病管理,这是医疗健康行业的两大分支。这两者的外延都非常广,形成了一个复杂生态。
(1)健康管理、专科医疗业务需要从美年大健康获得海量、精准的流量。有几百家综合性医疗机构,有了线下场景,业务才能落地。
(2)体检平台的供应链很庞大,检验检测、诊断和治疗全流程,都可以在体检平台上得到应用。
(3)我们通过体检产生数据,通过数据发现需求,还可以衍生出医疗金融、医疗保险业务。透露一下,美年大健康的保险牌照正在申办中。
天亿集团的布局也是围绕美年大健康的生态进行战略布局的——美年大健康仍是整个生态的核心。美年大健康有平台布局和庞大流量,就看这个平台上,哪一家创业公司能够脱颖而出。而天亿集团的战略和价值,就是致力于生态体系建设,帮助生态中的优秀企业成长起来。
贝壳社:作为一家以线下医疗机构为主的平台型企业,美年大健康的投资策略有何特色?
俞熔:我们认为,在5~8个核心赛道倾注比较大的精力,整合行业资源,同时要求有比较强的控制力,而外围赛道与行业小伙伴一起合作,搭建一个开放平台。核心赛道,无论是技术端还是市场端,是未来对行业生态有重大影响的领域。比如,在慢病管理的核心赛道中,糖尿病的权重很大。美年大健康的体检大数据显示,血糖异常的用户超过30%,这个单病种竟然占到医保开支20%。如果我们不是在核心赛道、“频道”占主导权,而是押宝在某些不太成熟、没有把握的平台,就耽误了三五年的时间窗口,这个机会成本太大了!
天亿集团选择产业伙伴、被投公司的标准,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就是“由近到远,由轻到重”。具体来说:
(1)谁跟美年大健康的体检生态离得最近,捆绑最牢,协同性最好,就投资谁。主要集中在肿瘤筛查、基因检测、专科医疗、智能诊断、创新器械(如胶囊机器人)、远程医疗等创业项目。
(2)看谁的技术门槛更高,就投资谁。我们希望投资更有核心技术更强,商业模式更优,而且别人不容易复制,准入壁垒比较高的创新企业。
有些布局需要花时间、花成本,从上市公司角度讲,希望保持高速成长,但生态布局也不能耽误。这需要天亿集团和它的产业伙伴一起来实现。美年大健康更多是为被投企业、合作伙伴提供流量、渠道、市场方面的帮助,但只靠资源依赖不一定创业成功,还需要在人才培养、公司运营则获得更多专业辅导。贝壳社就是我们的合作方之一,是一个生态和流量入口,是我们的专业伙伴之一。对创业者来讲,这是一个多元一次方程,有很多变量。
贝壳社:近期,业界对互联网医疗的信心处在最低点。美年能为互联网医疗做些什么?
俞熔:这时候,互联网公司真的可以跟美年大健康合作。在工作日的下午,大部分体检中心的资源是闲置,美年网点的体检功能只用了三分之一的产能。移动医疗公司与其都去盖医院、布诊所、建网点,还不如评估一下时间成本和效率成本,与美年大健康实现场地共享、技术共享甚至生态共享——这就是共享经济。
另外,很多纯线上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过去需要一家家医院去沟通洽谈,效率是可以想像的。美年大健康可以为互联网医疗提供全国性的创新平台,一铺开就能对接海量用户,这是一片巨大的试验田。
贝壳社: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美年大健康可以说是持牌医疗机构里最接近于“生态级”布局的一家,也是生态级公司里面最接地气的一家?
俞熔:非常准确。我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市值在万亿级(人民币)的公司,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中小企业跑得还快——这就是生态的力量。这两家公司自己产生的内容、产品只是一小块,它们把所有力量被动员在它们平台上。
通过投资、并购形成完整生态,核心赛道要求高把控力,外围赛道组建开放平台。这一打法,与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生态级公司颇为类似,腾讯正是将已投公司微医集团、丁香园、医联、卓健科技串起来了。而阿里巴巴对自有资源的跨业整合也很超前,比如阿里健康、天猫品牌药商以及支付宝进驻三甲医院。美年大健康的目标,正是打造健康管理领域的生态布局,但还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做到。
贝壳社:医疗的规律与互联网行业毕竟不同,美年大健康的生态布局管用吗?
俞熔: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公益性。滴滴可以做大,是因为出行领域,供求关系基本平衡(排除高峰时段),互联网平台匹配了司机和乘客,共享经济就能价值最大化。而在医疗行业,优质医疗资源非常稀缺,一个专家一天只能看50个号,你给他导流了5000个患者,并没有意义。
医疗服务的需求端在井喷,而供给端就像蜗牛一样在往前爬。而美年大健康的平台模式,可以通过对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智能诊断设备的布局,提高诊断效率。比如,美年的线下机构积累了大量胸片,可以通过医疗影像分析,提取单病种规律,辅助专家快速诊断,从一天看50个号提高到100个号。
医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一定的公益性。美年大健康的布局都是长线布局,只有这样,才能把制度成本降下来。中国医疗体系不仅是商业模式问题,一旦公共卫生体系却处在崩溃的边缘,一家医疗机构/集团赚再多钱也没意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与此同时,体检生态是撬动整个医疗体制的的突破点,美年大健康是“先重后轻”,花了10年才布局了线下的网点和场景,再做轻模式的平台。相比之下,互联网公司的轻模式很难突破现有医疗体制,而“从轻到重”又很难再花10年再把线下布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