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攻克滇重楼从野生到人工规模化种植的转化难题、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重楼活体种质资源库、选育出6个重楼优良品种;完成云木香、黄草乌、川贝母等多个优质品种培育;建设保存105种滇西北道地药材的种质资源圃、开展中药材繁育研究主品种15个……视中药材种质资源为发展依托的云南白药集团不惜成本打造中药材“种业芯片”,加速中药材产业全链生态体系建设,支撑云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聚焦十大云药、十大健康资源和特色药材品种,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材种业的发展中,构建高标准的技术支撑体系,并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云南白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不断地保持科技创新与专业能力的精进,深入挖掘种子的无限潜能,培育出更多、更优的中药材新品种,致力成为中国中药种业引领企业,向用户提供优质种源、先进技术及综合服务,推动我省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据悉,由云南白药集团牵头开展的《云南中药材种养殖区划(2025-2027)规划》,整理出了全省可发展地道特色药材百余种,云南白药集团初期将聚焦50个中药材品种研究开发工作。而为了保护好中药材种质资源、打造中药材“种业芯片”,云南白药集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南白药种业公司”)应运而生,致力于解决中药材种子科研成果和产业转化难题。
“很多中药材种源都来自农户自种自收,交易也是在农贸市场、小集市或者现在比较流行的微信朋友圈销售,没有质量检测,严重影响中药材种植质量,增加了农户种植风险。”省卫生健康委中药发展处相关人士说,云南拥有最大的种植面积、最多的种植品种,但种业培育环境却很薄弱,“中药材种子(苗)优选培育直接关系到中药材产业未来发展,高质量的中药材种业培育对云南发展中药材产业意义重大。”这位负责人说。作为一家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科普宣传于一体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经营公司,云南白药种业公司专注于中药材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生产技术研究、栽培技术研究以及种子种苗销售等多个环节。秉持“创新、专业、精进”三大核心理念,云南白药种业公司计划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利用科技赋能中药材生产新质生产力,推动中药材从种子(苗)选育到种植实现从“经验”向“科学”的根本性转变。“种业公司将全方位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设备,提升整体科研水平。”云南白药种业公司中药事业部总监杨成金介绍,将以品种为抓手构建“一个品种+一个专家团队+一个品种经理+多家合作伙伴”的运营模式,探索出整合中药材种业培育科研资源,形成采种基地群、育苗基地群和示范种植基地群的中药材种业培育新路径,为我省中药材品种的“育繁推”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在已有的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一直在研究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来做好这个事情,经过不断地论证,分析‘种’的含义以及‘种’能对行业起到的作用。”杨成金说,要通过对云南道地特色中药材种子的研究助力优质中药材的种植与生产,让云南道地药材的最优种子(苗)走进药农,筑基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第一车间”。
新品种选育已被确认为云南白药种业公司最重要使命,“我们与华智生物展开合作,开启三七分子选育工作,力争在2025年呈现初步结果。”杨成金透露,云南白药在四川建立川贝母良种采种基地(种子田)和育苗基地,在丽江太安建立了推广种植基地、开启川贝母产业化种植之路。云南白药种业公司还将建立相应的种子田和育苗基地,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种源保障,并与省农科院、西南林大等合作已经启动的选育品种还有云当归、云木香、云茯苓、红花等合计12个品种……为更好地化比较优势为产业优势,云南白药种业公司将创新视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总部设立了实验研发中心,并配套建设了种子制种车间,计划实现种子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在太安基地、豹七智慧园、武定基地等地开展了种质资源的收集、良种选育、种植技术研究及组培试验,将通过资源共享和联合研发项目等方式,不断提升研究水平。
“种子、种苗是我们药材种植企业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我们难以解决的一环。”丽江万农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菊香2023年接到1500亩当归种植订单,但由于购买的当归种子出苗率仅有5%,造成了重大损失。事实上,像李菊香这样的遭遇是很多云南中药材种子企业、药农的“心病”。“我们高度重视研发成果的市场转化,将以服务全省GAP体系、自营种植基地为核心,全面使用选育种苗,将‘种苗—种植—采收’全流程纳入云南省中药材数字化种植体系,实现全面追溯和闭环生产模式。”杨成金介绍,将对示范基地进行严格测产和品质检验,验证种植效益。通过认证和优选,种业公司将全力促进优质育苗基地集群的形成,保护种植企业及农户的利益,并通过建立了中药材种子信息平台,实现种源信息共享,提供种子供求、价格信息和技术指导等服务,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同时,种业公司深知育种者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将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新品种的研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