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东汉末年,有一日,华佗正在河边采药,忽见一只水獭正大口吃一条肥美的大鱼,吃得肚子圆鼓鼓的。食后不久,水獭时而钻入水中,时而在岸上走动,坐立难安。
后发现水獭食用一种紫色叶子的植物后平静了下来。于是华佗想,鱼类在水中,属凉,此紫色草叶当属温,故而能解鱼蟹毒。从此,他便牢牢记住了这种草药的功效。
这年适逢九月初九重阳节,华佗带弟子在酒楼饮酒,见一群富家子弟正比赛吃螃蟹,吃空的蟹壳已推成一座小塔。华佗见状,上前好言相劝:“螃蟹性寒,不可多食,多食易损伤脾胃。”
一壮汉听后不耐烦地说:“我们花自己的钱,与你何干?”于是继续大吃大喝。酒店老板觉得华佗搅了自己的生意,便把他赶到一旁。
半夜,壮汉们都出现了剧烈的腹痛,无法入睡,遂求助于华佗。华佗便速派弟子前去河边采取那些紫色植物的茎叶,煎汤,果不其然,壮汉们服后腹痛大减。
因此植物叶片为紫色,服用后让人舒服,故华佗称之为“紫舒”。后来人们取谐音,就把这种能解鱼蟹毒的草药称为“紫苏”。
不错,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即是药食两用的紫苏。
紫苏
紫苏在中国使用历史悠久,是极佳的药食两用之品。宋代的江城子词“吟配十年灯火梦,新米粥,紫苏汤”,说明古人早以紫苏入食。
紫苏,《尔雅》称“苏”,又名桂荏、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以叶片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紫苏叶药材 图片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中国药典》记载: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临床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症。
在中药里,紫苏是有名的发散风寒药,常用于治疗风寒,如风寒犯肺证表现为发冷发热,怕风,鼻塞流清涕,咳嗽气喘,痰稀清白,兼见头身痛楚,舌苔薄白而津润,中医又称此证为风寒表证,即风寒感冒。治宜疏风宣肺,散寒邪,可用生姜、葱白、紫苏叶、香菜等配餐。
杏苏散出自《温病条辨》,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方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组成,水煎服。功能轻宣凉燥,化痰止咳,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紫苏叶在日本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因为紫苏含有挥发性的紫苏醛等芳香物质,有去腥、增鲜、提味的作用。
另外,紫苏叶还可以做成香包泡澡,缓解蚊虫叮咬的红肿,或者做成香囊发散湿气。
古医籍中的紫苏
《神农本草经》: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
《名医别录》: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
《本草纲目》: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本草崇原》:紫苏气味辛温,臭香色紫。其叶昼挺暮垂,禀太阳天日晦明之气。天气下降,故主下气。下气则能杀谷,杀谷则能除饮食。除,消除也。味辛臭香,故辟口臭。辟口臭,则能去邪毒。去邪毒,则能辟恶气。
《本草分经》:辛温而香。入气分,兼入血分。利肺下气,发表祛风,宽中利肠,散寒和血。
紫苏都是紫色的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紫苏都是紫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