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4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漳州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据《漳州府志》载,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率府兵入漳,医官李茹随军治病,中原医术传入漳州,后名医辈出,名药荟萃。漳州的传统中医药曾经在闽南地区乃至全省赫赫有名,然而种种因素明珠蒙尘。例如漳州中药炮制技术,既是福建中药炮制技术三大派系之一——闽南中药炮制技术的代表,也是闽南特色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代表。在百代光阴流转中,它成为埋藏民间的杏苑遗珍,有待发掘继承。
林汉钦委员建议,加快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宣部等五部门公布《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2021年7月7日 )。加快在漳州市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生产生活,促进漳州市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积极挖掘漳州市传统特色中医药文化精髓,做好漳州地域中医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编辑出版一批具有地域中医药特色的漳州本土中医药专著。
同时,通过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中医中药城乡行等活动,通过推广养成如夏贴三伏贴、冬吃膏方等地域节气养生的生活习惯,提升群众的中医药健康素养,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科普。正如漳州市名老中医、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林石明所言,要让中医药进入社区、进入农村、进入家庭,普惠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感觉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中医药文化更加接地气。
此外,林汉钦还建议探索社会协同发展中医药文化新路径。组成漳州传统中医药产业文化研究课题组,对漳州中医药业历史渊源、形成、发展,中医药业的代表人物进行系统梳理。在探索新路径的同时引进中医药企业,举办中医中药院士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