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绿色制药”已成为制药企业践行双碳目标的关键,其中,关键技术的创新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必要手段。
在今日举行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多位药物合成工艺领域专家表示,制药的初心是可以为百姓提供优质价廉的好药,但这需要在制药过程中引入原创性、颠覆性的关键技术,并不断优化工艺水平、降低制药成本,同时避免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或浪费。
记者了解到,现阶段,绿色制药领域的关键技术包括:催化技术(生物酶催化、金属催化、有机不对称催化)、微通道连续流技术(改进危险的氧化反应,可用于制剂、纳米脂质体、纳米颗粒等),结晶、精馏和色谱分离量热平台等。
这些关键技术将如何运用在药物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市手性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万斌表示,他的团队原创了“双手性金属协同催化”并用于贝达喹啉抗结核病菌的合成上,“原先,患者服用这类药物每年花费约在6.3万元/年(以250元/粒,服用期为半年),这一技术将实现药物成本直接降低至1/10左右。”
“我们团队也同时研发了‘薄荷醇的高效不对称催化合成技术’,万华化学(84.880, -0.11, -0.13%)则以该技术为基础,建立了1000吨/年产量的薄荷醇生产车间,以此来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张万斌说,上述相关催化技术也可以运用在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等生产中。
作为另一项关键技术“绿色氟代技术”的研发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吴范宏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近5年美国FDA批准的264个新药中,有64个新药化合物带有F原子占比约25%,这说明化学药物“含氟中间体”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为此,我们团队将原创的绿色氟代技术应用在制药中,在关键位点引入氟基团,这可以改善药物活性、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代谢稳定等。”
这项绿色氟代技术将如何体现药物制备的优越性,并实现绿色低碳价值?
为此,吴范宏告诉记者,以多替拉韦(治疗HIV)为例,往常该药物在工业路线生产中不免产生剧毒气体溴甲烷、破坏溴甲烷会增加一定的工业成本,“但我们一方面采用廉价起始原料,一方面也将‘微通道连续流技术’应用其中的话,就可以成功实现五步一锅煮的工艺,处理简单,且避免产生剧毒的溴甲烷气体。该技术也在药企中实现了产业化。”
除此之外,绿色制药的关键技术也正应用于热门肿瘤药上。根据上海医药(16.790, -0.05, -0.30%)工业研究院研究院研究院王冠的描述,他和团队研发的一项泊马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中间体制备方法,可以进一步改善原先制备过程中钯残留和溶剂残留的缺陷,不仅操作简单(仅涉及过滤、结晶步骤),且所有溶剂、催化剂均能够回收套用,“三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那么,下阶段,还有哪些新技术将成为绿色制药领域的重点关注赛道?
浙江朗华制药CEO马建国表示,一些绿色化学技术如“用于快速热量传递的新能源如光能、微波、超音波”“生产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无溶剂反应”是企业会尝试的方向。
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药品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冯向东表示,未来,包括连续流反应器,酶催化技术,金属催化/合成反应高通量筛选平台,光化学平台,废水/有机溶剂处理技术,水相化学等都将是持续重点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