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踔厉奋发,今朝再度扬帆。十年来,江苏强化原始创新,支持创新药品研发,培育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广纳海内外人才,将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创新联合体,优化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区域特色集群。
群雄逐鹿、万马奔腾,创新江苏正以世界眼光、坚实内力,传递民生情怀。
今夏的江苏,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进展让人充满期待。
在南京,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的抗新型冠状病毒候选药物SIM0417,正推进新冠肺炎治疗和密接预防的二期/三期临床试验。
在苏州,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宣布,其与苏州礼来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创新药物PD-1抑制剂达伯舒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可以联合化疗用于治疗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
在泰州,江苏瑞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集团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R520A获得菲律宾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
砥砺十年,昂首向前。地处创新资源丰富、人才荟萃、产业链齐备的长三角,江苏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三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聚焦生物医药领域重大科学前沿或重大产业前瞻问题攻坚克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这里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区域发展特色明显。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江苏的生物医药产业交出“产值规模占全国1/6、入选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0强的园区数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的成绩单。
前瞻布局增强研发创新能力
“CAR-T药物进入体内后可与CD19结合发挥作用。我们开发了一款核素标记的多肽探针,注入体内后能识别CAR-T药物,从而动态监测药物与CD19靶点的结合及药物在体内的增殖。”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向科技日报记者兴致勃勃地谈起他和团队正在进行的这项临床研究,此前,该团队利用探针实现了在动物体内CAR-T细胞药物实时可视化追踪。
2019年,王广基团队在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启动了一系列研究,核素多肽探针就是其中之一。借助项目资金,团队还建立起干细胞药物GMP生产制备体系和早期成药性研究平台,支撑并推动了两个干细胞产品向国家药监局申报临床批件,并与南京大学合作完成了一款高端制剂的成药性评价。
以创新驱动药物研发,江苏不仅为守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也让更多的创新药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前不久,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抗艾滋病长效新药艾可宁收到阿塞拜疆卫生部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这是继厄瓜多尔、柬埔寨后,艾可宁获批进入的第三个海外国家。
在艾可宁诞生前的十余年里,该企业科研团队在分子结构、多肽序列及化学修饰、作用靶点以及在人体内的分布与代谢上,不懈攻关。2018年,艾可宁于国内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长效HIV融合抑制剂。
新药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投入、接续研发,只有把冷板凳坐热,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江苏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苏在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项目中,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投入不遗余力。
“十三五”期间,江苏共获批创新药15个,药品注册申报和批准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0年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超万件、授权量突破5000件。
创新生态释放产业势能
近日,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和基因)携手国内多个顶尖临床研究机构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分子癌症》发表了一项大样本量泛癌种早筛研究,研究中使用的多组学液体活检早筛技术,不仅可以高度区分早期癌症患者和健康人群,还能精准定位患者的患癌部位。“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推进泛癌种早筛早诊产品的研发和落地。”世和基因创始人、董事长邵阳博士介绍。
自2013年落地南京江北新区以来,世和基因致力于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转化应用,目前已在南京、北京、上海、加拿大多伦多等地建有转化医学中心,并为江北新区推荐引进投资基因生态圈企业10余家。
在着力打造“基因之城”的南京江北新区,这样的企业不胜枚举。企业增强创新活力,高校院所支撑组建创新联合体,江苏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