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药,是中医药宝库中尚未被充分发掘的宝藏。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灵感就来自祖先对鲜药的应用——晋代《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现在广大中青年中医药从业人员对于鲜药这个中药瑰宝很陌生,这是我们中医药传承中的一大遗憾。应该恢复鲜药生产与使用,充分发挥其临床治疗作用。”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癌症基金会鲜药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鲜药学术研讨会上,国医大师金世元如此表示。
数千年临床经验结晶
鲜药,是指未经干燥及加工处理的新鲜植物、动物、菌类等直接用于疾病治疗的中药材。运用鲜药治疗疾病是中医药学的特色之一。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梅全喜教授介绍,我们的祖先对中医药的认识就是从鲜药开始的。《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之百草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其中,神农所尝百草就是新鲜百草。地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该著作称其“味甘、寒,主折跌绝筋……生者尤良”。“其中的‘生’即‘鲜’。岭南地区习用的生草药即鲜药。”梅全喜说。
据了解,秦汉时代,鲜药临床应用已较普及,汉代《金匮要略》《伤寒论》中记载用鲜药治疗的病症已多见。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鲜药应用更为广泛、成熟。明代《本草纲目》中有1100多条应用鲜药的附方。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九峰、张锡纯、余师愚等名家常用鲜药治疗温病。近代,民国著名医家丁甘仁治疗温病时,处方中亦多应用鲜药;施今墨用鲜药“取其清新之气,清暑生津力强”。
“两千多年来,历代名医应用鲜药组方治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治疗温病、内科、杂病以及解毒、外治等方面,鲜药疗效显著。”梅全喜说。
金世元指出,鲜药的适用疾病甚为广泛,用法也多种多样,内服、外敷、煎汤熏洗,效果甚好,实为历代中医药名家临床经验的结晶,堪称我国医药史上的璀璨瑰宝,应该认真继承并加以发扬。
鲜药的特色优势
近年来,大量药理实验与临床应用表明,鲜药在多种疾病治疗上效果优于干品。
梅全喜带领课题组,开展了龙葵鲜品与干品活性对比研究及保鲜基础研究,利用鲜龙葵治疗癌症的临床观察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他认为,鲜药的活性成分含量比相应的干品高,药理活性也比干品强。如鱼腥草鲜品在抑菌、抗炎和止咳方面药理活性优于干品;生姜在止呕、解热、解毒等方面的药效明显强于干姜,因为后者在干制过程中挥发油大量损失;实验结果表明,马齿苋鲜品可增加家兔心肌收缩力和收缩速度,而干品却减弱家兔心肌收缩力。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郝近大研究员介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的鲜品中药基础及保鲜研究课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证明了鲜、干药品的区别,利用现代化学和药理指标印证了中医临床应用鲜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对现代临床应用鲜药的保鲜技术与方法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案。此外,近年来,一些医疗机构和药企也在鲜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应用鲜药治疗风湿病获得明显效果,并多次在学术会议上介绍相关经验;北京建生药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治疗肿瘤的鲜动物药和鲜植物药。
在常用中成药中,也有许多含中药鲜药的中成药品种,如采用鲜鱼腥草制成的滴眼液,临床用于角膜炎、结膜炎及沙眼的治疗;以鲜垂盆草为主要成分的垂盆草颗粒,具有清利湿热、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此外,还有鲜益母草、鲜天麻胶囊等。
据北京建生药业有限公司朱慧博士介绍,国外研究者对鲜药研究也十分重视,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了很多疗效不错的鲜药制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Laboratoire CHEFARO- ARDeval生产的鲜植物全成分悬浮液口服液。其是在采收新鲜植物后用液氮冷冻,然后在-196℃温度下粉碎到50μm~400μm的颗粒,再制成含醇量30%的悬浮液,生产工艺中没有过滤、加热和干燥环节,悬浮液在恢复常温时不会发生酶反应而引起活性成分的变化。目前已有缬草、蒲公英、欧山植、黑加仑等植物的SIPF制剂问世。
研究与应用亟待加强
“我国在传统鲜药应用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虽有进展,但幅度不大,特别是创新方面还不理想。”郝近大认为,我国对鲜药的基础研究还很薄弱,缺乏便于临床应用的创新保鲜技术。而且相关部门,特别是医药界对鲜药的认知、认同和认可度不够。应继承和发扬传统鲜药的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多品种鲜干对比基础研究,研发适合临床使用的鲜药饮片,普及鲜药知识,倡导和推广鲜药的临床应用,以“现代鲜药”为突破口,拓宽中医中药现代化之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贾天颖、李向日认为,中医药类院校对于中药鲜药的应用所授不多,致使现在相关临床医生不能完全掌握鲜药的使用方法,临床应用不多。而鲜药的保存亦是一道难题,这也使得临床少有鲜药运用。此外,对鲜药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缺乏,直接制约了鲜药的应用和发展。
为此,金世元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鲜药研究、生产与应用;加强对临床中医医生和中药行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鲜药应用与管理培训,促进鲜药使用;在全国中医药院校有关中药教材中增加鲜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