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实时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让养鱼告别化学药物“鱼疫苗”的中国标准或将在上海诞生

2017-10-11 14:086490
     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的一角,有一幢不起眼的白色平房,进去乍一看,宛如到了水产市场:数十只圆桶里,养着各种各样的鱼,几根塑料管将圆桶连接一起,不停地注水。多宝鱼、石斑鱼、三文鱼、鲈鱼……餐桌上我们常见的鱼,应有尽有。这里是中国首个水产疫苗研发基地——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的核心工作,是突破主要水产健康养殖和疫病控制关键技术,创制高效特异性疫苗。它将引导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从“抗生素时代”跨入“疫苗时代”。

“鱼疫苗”

自行设计养殖系统

    中心的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原院长张元兴教授向记者介绍,眼前所见的,是工程中心自行设计的一套可用于评价鱼用候选疫苗免疫效力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水配制系统、养殖系统、水处理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可实现淡水或海水靶动物养殖、循环水或静水养殖、养殖水处理及排放、养殖水理化参数检测,具有自控水温、报警、供氧及残饵去除等功能。保证疫苗效力评价过程中养殖环境优良、实验条件可控。该养殖系统适用于注射、浸泡及口服等不同疫苗给药方式的评价,对于推动我国鱼用疫苗研发工作由实验室研究向临床研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药物滥用产生危害

    我们食用的水产品,为何要引入疫苗?张元兴介绍,其实这就涉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餐桌上的安全。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及天然渔业的日渐枯竭,海水养殖业显得日益重要。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每年因养殖病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美元,成为限制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美国、日本、挪威等世界养殖技术先进国家均采用疫苗接种的方式预防养殖病害。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水动物疫苗研发长期空白,与之相应的却是,中国已经发展成全球第一的水产养殖大国。

    我国水产养殖目前产量占全球70%。由于我国水域面积有限,高密度、高产量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特点。张元兴举例,海南省的海水养殖场内,约一亩的水域面积,年产对虾就达3吨。如此高的产量,加之水污染等因素,各种病害问题越来越突出。张元兴介绍,“鱼其实和人类一样,如长期住在拥挤、污染的环境中,病菌就会流行。”据统计,我国目前海水鱼类养殖年产值已超数百亿元,但常年海水养殖鱼类病害的发病率达50%以上,损失率在30%左右,其中以细菌性病害的影响最严重。面对病害,眼下养殖户最普遍的做法,还是使用以抗生素为代表的化学药物来控制。张元兴说,端上餐桌的鱼、虾,如果服用过抗生素,对人体影响如何,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药物滥用导致了抗药病原产生、水产品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接下重任突破瓶颈

    为此,上海海洋动物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接下了攻克“鱼疫苗”的重任,并取得成果。工程中心自主研发的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活疫苗EIBAV1已获得国家新兽药注册一类证书,该疫苗俗称“多宝鱼疫苗”,这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政府许可的针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鱼用疫苗。该疫苗的开发成功,填补了我国的空白,突破了我国水产疫苗产业化开发的技术瓶颈。

    此外,在这个中心,针对临床分离病原如哈维氏弧菌、杀鲑气单胞菌、溶藻弧菌的疫苗开发工作也已取得一定进展。首先建立了攻毒感染模型,确保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后具有明显发病症状;随后根据鱼种、病原种类确定待研疫苗种类,并基于疫苗种类确定研发思路;采用多种策略例如配合佐剂、免疫增强剂等开发疫苗;考察所研发的疫苗对实验动物及靶动物的安全及效力,并进行一系列免疫效果评价分析。通过以上实验,筛选获得有效疫苗候选株进行临床试验。这意味着,继多宝鱼疫苗后,诸如三文鱼、石斑鱼疫苗也将出现,而且都将属于“中国专利”。

为后续评价搭平台

    “不仅是研发‘鱼疫苗’,我们还要建立‘鱼疫苗’的中国标准。”张元兴说。安全性、有效性是评价疫苗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水产疫苗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亟需建立规范标准。中心摸索了适合不同鱼种的接种免疫、攻毒感染方式以及组织取样、血液采集、样本分析等一系列单元分析,为后续疫苗安全评价搭建良好的技术操作平台。张元兴表示,作为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我国的海水养殖品出口量只占到了养殖总量的6%左右,其中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我国的水产品存在药物和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希望鱼疫苗实现普及,不仅让我们的餐桌安全,也让中国从水产养殖大国变成出国大国。”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