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丹参产业园拔草)
8月22日,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连片的丹参种植基地里,几个村民正在田间拔草。3年前,这里种的还是玉米、油菜,乡亲们望天吃饭。
变化始于一家中药材加工厂的诞生,像池子里放进一条鲶鱼,激活了大山里的土地和老乡的观念。
一头连农户,中药材产业连成片
百花村旁,有一扇不起眼的大门,门旁的竖牌上写着“意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中药材加工厂”几个大字。推开门,里面别有洞天,几排晾晒架整齐排列。十几米外,是一台偌大的烘干机。
在白庙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文绍荣看来,这个小小的加工厂,如一条鲶鱼,加速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依托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近年来巴州区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但最初,说服农民心甘情愿种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种下去了,卖不动怎么办?”贫困户杨玉发就是其中之一,面对帮扶干部送来的丹参种苗,他去年只种了不到一分地。
今年初,中药材加工厂负责人王亿和主动上门收购,每公斤丹参鲜品5元,杨玉发当天到手1000多元。他没再犹豫,春耕时把家里2亩多地都种成了丹参。而邻居陈正荣也一下种了4亩。
“加工厂虽然只有2000平方米,一年的产值却有150多万元。”王亿和介绍,今年,加工厂已加工70多吨丹参干品。这意味着,它不仅消化了白庙乡900多亩丹参基地的全部产量,还覆盖到周边曾口镇、清江镇等乡镇。
农户不愁卖,还能卖出好价钱,中药材产业迅速连成片、形成规模。今年,该区新增丹参、皂角、白芍等中药材种植面积5.2万亩,种植总面积达20.23万亩。
一头连市场,加工的巴药卖出国
“根据我们对市场的判断,3年内丹参的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你放心大胆种,我们保底收购。”面对前来咨询的村民,王亿和答疑。多年来闯市场的经历,让王亿和与众多收购企业建立起了稳定的联系,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大巴山深处的他,坐在家中便知。
加工企业也直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丹参鲜品5元左右1公斤,初加工后的干品每公斤能卖到三四十元,并通过外贸企业卖到了东南亚。去年,意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270户社员,户均增收超过了1万元。
农民的种植习惯也随之改变。一些以前认“死理”的村民,也学会了跟市场走。不仅种好自家的地,还尝试流转乡邻的撂荒地多样化种植。在巴州区巴药产业发展局局长李彬看来,加工企业对市场的带动,有助于地方及时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确保收益。
王亿和打算,再投入几十万元,扩大加工厂规模,购入更先进的设备,发展精细化深加工。
专家点评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与种植研究所副所长李青苗
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枢纽,发挥着上游连生产、下游连市场、双向促进的重要作用,不断培育、丰富着农业发展新链条。
但地方不能仅满足于初加工,还要努力让新链条产出更多的价值。可以建专业产业园区,积极培育扶植精深加工企业,促其抱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建立起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质量把关体系,维护好品质和品牌。这样,产业发展才能持续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