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公认的“癌中之王”,其发病率、手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呈现“三高”,而早期诊断率、手术切除率以及药物有效率均较低。统计显示,在被诊断出胰腺癌时,有85%的患者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同时,即使15%的患者可以开刀,但术后的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8个月左右。此次大会上专家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在全球死亡率将位居第二。
目前国内外针对胰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非常多,总体效果一直不如人意。“胰腺癌不是一种癌,而是一类癌,它发生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是它最难的地方。”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仁济医院肿瘤科主任、上海交大胰腺癌诊治中心主任王理伟教授告诉劳动报记者,他所在团队正在对此开展研究,最新的发现是胰腺癌的分子分型、分期种类繁多,不同分型患者的手术、用药效果差别较大,有些分型对药物敏感度很低。“现在我们正在做一项研究,尝试通过基因检测来判断哪些病人手术效果不错,哪些病人即使手术也没有疗效。”
根据研究,绝大多数胰腺癌在被诊断出来时可能已经在人体存活了15年之久,由于缺少技术手段,很难在早期诊断发现。王理伟表示,胰腺两大主要功能是维持血糖和帮助消化,80%的胰腺癌病人此前曾患有胰腺炎或者胆囊炎,血糖波动者是高危人群。他因此强烈建议,在突发糖尿病时,要尽早做一次上腹部核磁共振进行胰腺癌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