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医疗支付和服务体系都以商业化运作为核心,基础医疗的服务载体有很多种,包括私人诊所、专科诊所、快速诊所、应急诊所以及远程医疗。
美国的医疗服务定价体系的问题是严重不透明。由于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美国没有新加坡和台湾这样,在医院的门诊甚至住院费用上透明化的要求,不会像新加坡医院那样,按照政府要求公开细分到每个疾病治疗的费用,让民众可以轻松搜索到。
美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相差很大,虽然保险公司开发了各种工具帮助用户搜索合适的诊所和医院,也有一些提供比价功能,但总体来说,市场化运作决定了医疗机构在服务模式上并不一样,虽然保险公司按照CPT代码来严格付费,但医院和诊所使用的治疗手法不一样,无论是个人还是支付方都无法准确预测最终医疗花费,价格的严重不透明增加了支付的压力。
在基础医疗领域,服务的诊金相对透明度要高一些。在传统的基础医疗服务领域,家庭医生(私人诊所)是主要的服务载体,其服务在各地有很大差别,总体在130美金到160美金不等,个人自费部分取决于其所购买的保险产品的规则。美国的专科诊金要超过全科很多倍,根据不同专科的要求差别会非常大。这是因为美国的CPT代码在给各项服务和治疗定价的时候,考虑了医生的脑力劳动需求、对医生的教育素质等人才指标,越是难的学科,对医生的培养成本越高,因此专科服务的费用也越高。
出于费用控制的需求以及传统门诊时间之外的服务供给不足需求,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医疗载体包括快速诊所和应急诊所。
快速诊所的定位一是给没有固定家庭医生的患者提供高效的基础医疗服务,二则是满足传统门诊之外,主要是5点到9点之间的门诊需求。快速诊所的价格在59到129美金左右,沃尔玛的快速诊所价格最低,为59到99美元,CVS与Walgreens的价格略高,为89到129美金,快速诊所可以不预约,能够提供基本的检查服务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检查等,价格总体低于传统的家庭医生服务价格。
而应急诊所的定位则是替代急诊室的部分功能。一方面,应急诊所比快速诊所的实力强,可以应对如骨折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应急诊所营业时间较长,通常营业到晚上9点,且节假日也有服务,有助于应对这段时间用户因为较为复杂的急症而不得不去急诊室的需求。从定价上,应急诊所对标的是急诊室,价格通常是急症室的到1/5到1/3。
以上的基础医疗服务载体均为线下,在线上的基础医疗形式是远程医疗,以Teladoc的价格为例,目前就诊一次的单价是45美金,这一价格是线下的一半,但不包括任何检查支出。
总体来说,美国的商业化操作土壤不适合中国,直接对标定价办法没有任何意义。但美国市场可以给予中国的启示在于这些基础医疗载体定价背后遵循的几个规律。首先是线上明显低于线下,这才给了支付方发展远程医疗的动力,因为在线上看病可以直接节省费用。第二是任何提供常规门诊时段之外的服务载体价格都远远低于急症室。第三则是专科明显高于全科。
虽然美国的市场化运作问题有价格不透明,成本极高,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看不起病等多种弊端,整体商业化运作方式并不值得中国全然仿效,但从其定价的三大规律来看,还是可以给中国提供一定的启示。
第一是如果没有线上线下的价格差距,很难让支付者看到线上的意义。
第二,急症室的资源在任何国家都是宝贵而有限的,必须被用在最需要的人上,因此急诊室的高价是用来防止资源被滥用。
第三,在传统的门诊时间之外,由于服务供给少,会有一定的服务需求,这些需求如果在急症室定价高昂的情况下,就会被释放出来,形成一个可以商业化操作的市场,因为他们可以切实节省用户的花销。而中国目前缺乏这样一个释放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