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实时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家药价谈判 跨国公司怎么看中国药品定价

2016-10-31 09:413200
      日前,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简称PhRMA)主席及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尤博到访北京,就医疗相关问题与行业各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关于此次史蒂夫·尤博的“探讨”,事实上包含了此时外资医药产业界的重大“决心”。因为,全球7000个在研创新药将陆续完成临床进入市场,而PhRMA的多数成员如诺华、辉瑞、赛诺菲、拜耳等已经在中国耕耘多年。
 
    史蒂夫·尤博在加入PhRMA之前,在AdvaMed(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工作,AdvaMed是一个医疗器械的行业协会,他在这个协会工作了16年,过去的16年中常来中国,对中国的医疗市场较为了解。
 
    史蒂夫·尤博称,现今全球共有7000余种药物正在研发过程中,分布在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艾滋病等各个领域。其中,7成的新药有希望成为同类药品当中第一;超过4成的新药属于个性化治疗范畴。尤其是在癌症领域,在研的新药当中72%属于个性化治疗范畴。个性化医疗通过针对个体的基因差异,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
 
    不过,在当今32种销量最大的小分子药物中,有41%的药品在中国的上市滞后期超过6年,如何确保中国患者尽早享受到创新药,是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关于6年成因,国内有关专家称,中国CFDA对于国外上市的药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审批要求其中一项为,依据中国的药品审批流程继续临床试验。
 
    因为人种差异,CFDA要求进口创新药在中国人身上完成有效性、安全性等临床试验,这个时间大约会在3年左右。其他国家的审批时间因情况而定,有的在2年左右,有的在3年左右。中国相比其他国家突出的地方是,由于新药审批人员较少,药品审评排队呈现积压和时间拉长,有时要等待二三年。这样总算就会接近于6年。
 
    为了实现这些创新药尽早在全球范围内上市、以及在中国缩短6年审批滞后期,史蒂夫·尤博与行业部门探讨中,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一视同仁——CFDA应遵守“一视同仁”的原则,国产药物与进口药物应在统一的注册体系中遵循一致的要求。
 
    随着近两年CFDA对国内创新药开辟优先和绿色审批通道的鼓励,缩短创新药审批时间,希望创新药可以真正乘上这班绿色快车,尽早进入市场。
 
    在过去一年当中,CFDA其实取得了很大进步,包括修订药品管理法、增加了审评人员的数量,也提高了审评的效率。但创新药仍然是被提议较多的领域。如史蒂夫·尤博提出的明确临床试验和上市申请审评审批的标准与时间,最重要的是让申报单位觉得有可预测性。此外,也应保护监管数据,建立针对专利纠纷的早期解决机制。
 
    当然,患者能否享受到创新药,除了推动药品批准上市之外,医保和定价也在其中起到巨大作用。
 
    此次史蒂夫·尤博的与行业各方的探讨,或许还隐藏着会员单位们的另一个期许,和有关部门对外资企业较高药价的谈判。今年,有关部门第一次开始了针对创新药的国家谈判机制,旨在提高创新药的可及性。
 
    关于中国市场药品价格高的问题,一份资料显示,是由各个层级加价导致的。如中国的药价成分中,医院加价率占到15%,分销加价率占到15%,增值税为17%,关税为5%;英国几乎是药价加价环节最低的国家,关税占8%,分销加价率为2%;法国医院加价率为10%,分销加价率为6%,增值税占2%;除中国外,德国是加价率第二高的国家,医院加价率为11%,分销加价率为4%,增值税加价率达到19%;而在一些国家,关税未列入药品价格中。
 
    一些外资企业认为,衡量药品的价格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当地的国情,包括医保的支付范围与力度,是药企在药品定价及谈判上要考虑重要因素。
 
    近年来,新药研发从以往的10年10亿美金,变成了20年、20亿美金。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面前,要鼓励企业创新,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是必需的。
 
    中国作为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老龄化及慢病人群的增加,使得医疗领域的需求逐年增长。这带给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企业同时也需要考虑当地的政策环境和运营成本。
 
    作为PhRMA的姐妹组织,RD-PAC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目前,RD-PAC会员企业80%的创新药品都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市。此外,这些会员企业在中国已经建立了49个生产基地,31个研发中心,去年这些会员研发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投资高达90亿元人民币。
 
    研发、上市、实现收益,是同一个链条的关系。此次史蒂夫·尤博的努力能否令7000个在研创新药,以及外资药企在中国的处境实现改变,将真切地将在接下来的市场中得到反应。
 
    当然,研发、价格、市场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三者协调的成功与否,最终关系到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医疗效果和用药负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罕见病用药缘何一路“高歌猛进”?
“罕见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患者个人问题,它是整个社会、民生的问题。”北京五加和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小岩博士日前在接受21

0评论2022-09-266447

威海获批全省医药价格监测试点
记者从威海市医疗保障局获悉,根据《全国医药价格监测工程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山东省医保局确定在威海市开展医药价格监测试点

0评论2022-09-266411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