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陇西县首阳镇,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新挖的中药材堆成了“小山”,而药材市场上各类中药材交易更是异常火爆,到处可以感受到这一特色支柱产业给群众带来的丰收和富足的喜悦。
首阳镇是甘肃省陇西县经济发展的西大门,也是西北最大的地产中药材集散地,今年8月,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18个特色小镇之一。近年来,该镇以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副中心为目标,以提高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为抓手,加快形成以产促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发展新格局,特色中药材小镇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镇区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6%。
规划先行绘蓝图
在小城镇建设中,首阳镇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于2015年编制完成了《首阳镇“多规合一”总体规划(2015-2030年)》,规划总面积12348.92公顷,镇区建设用地面积707.04公顷,实现全镇经济发展目标、土地使用指标、空间坐标“三标”的有机衔接。今年,结合全省中药材特色小镇建设要求,又完成了“一城四区多点”总体规划,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进一步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十二五”以来,首阳镇多渠道筹措投入资金5293万元,实施城乡道路、管网改造、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乡综合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该镇先后建成永宁路等道路5条6.5公里,初步形成了“三横四纵”的路网结构。鼓励永宁路沿线群众采取自拆自建模式,新建住宅楼及临街商铺10万多平方米,镇区规模扩大到7公里。先后建成农村道路通畅工程16条50.4公里,全镇16个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到96.6%,通班车率达到56%,连通周边、通达镇区、辐射村组的农村道路网络基本形成。
该镇还完成污水收集管网12公里,在永宁路栽植国槐、塔柏、红叶李景观苗木700多株,在永宁路和永吉路主干道安装节能环保路灯160盏,使得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首阳镇还注重建管结合,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成立了综合执法所,积极推行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定管理标准、定奖惩制度的“六定”管理模式,划转确定专职工作人员54人,聘用环卫工人30人,切实加大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等重要地段经营秩序和农村庄前屋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产业强镇助发展
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首阳镇立足镇情实际,加大扶持培育,促进了产业与城镇良性互动融合发展进程。
首阳镇把基础好、潜力大的中医药产业作为区域首位产业,规划建设了占地2250亩的中药材循环经济产业园首阳分园,大力实施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仓储规模化、市场专业化、产品品牌化五大工程,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整体效益显著提升。引进入驻甘肃江能医药科技集团、甘肃扬子江中药材有限公司、陇西圣大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16家,正在建设总投资6.8亿元的甘肃扬子江中药材有限公司首阳饮片加工基地项目和总投资6.9亿元的甘肃江能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实现了“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反哺城镇建设、繁荣地方经济”的目的。
依托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为抓手,大力培育发展马铃薯、畜草、菌菜、劳务等富民多元产业,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了增收致富步伐。2015年,全镇玉米、马铃薯、畜草三大产业实现产值1.8亿元,提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元;输转城乡劳动力1.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50万元。
首阳镇充分发挥丝路重镇交通区位优势,把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作为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新培育亚龙、腾达、让生、四海等物流企业8家,年输转量达到42万吨,地产药材输送到全国各地。地产药材交易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消费购物等服务设施加快配套完善,既丰富了城镇化建设内涵,又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带动作用。
服务群众惠民生
首阳镇把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抓手,坚持规划向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领域拓展,财政投入向民生领域倾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积极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师资力量,教育事业得到良好发展。实施总投资3148万元的教育项目21个,完成首阳高中教学楼建设,新建首阳、渭河等幼儿园5所,极大地方便了当地适龄学生就近入学。
先后实施各类卫生项目13个,其中新建村卫生室12个;全面落实医疗保险政策,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1.8%,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方式报销住院费用比例达70%以上,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着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4.18%,累计发放养老保险金34.6万元。全镇城乡低保人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134元和每年2986元。
昔日乡村圩市,今朝商贸重镇。如今,首阳人正以一种快马加鞭的态势,你追我赶的奋力精神,推动着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车轮,实现着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