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降压过快,急于求成。
有些高血压患者有急于求成的心态,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于是就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多药并用。这样一来,极容易发生意外,尤其是血压水平较高的中老年重度高血压患者,极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严重病变。
误区二:“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
笔者常常听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说:“我年纪大了,血压高点也正常,可以不治疗。”这样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只要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就要用药控制,否则老年性高血压也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出现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误区三:“从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
这种误区非常危险。因为高血压是“隐形”的杀手,许多人患上高血压时无明显症状,等有了明显症状时(大多为中风前兆),才用药治疗。这时候的情况已经是十分严重了。其实,自我“感觉”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常常会贻误病情,危及生命。
误区四:迷信保健品,认为“不用治疗药,亦可降压”。
多年来,广告上有多种保健品及降压器具常常鼓吹“无需用药,也能降压”,误导了不少消费者。其实,保健品降压作用是不可靠的。就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药物治疗才是最有效的选择。
误区五:时服时停,认为“血压控制好了,就能停药”。
有的病人只有在血压升高或感觉头昏时才吃几片降压药,等血压一降,就立即停药。殊不知,这种突然停药极易使血压“反弹”。这对老人来说,特别危险,极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服药后血压虽下降,但导致血压异常的病因依旧存在,故高血压一旦确诊,基本上需要长期、终身服药。
误区六:迷信新药、贵药,认为广告宣传的就是“好药”。
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如何选药、如何用药大有讲究。患者应按照自己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靶器官损害情况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误区七:因血压下降缓慢所以就频繁、反复换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治疗时应缓慢降压。切忌治疗心切,总想在几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理论上1~3个月内血压控制满意即可。如果血压偶尔有波动,建议临时再加用其他降压药,但不应反复换药。
误区八:使用时间长了,换换别的药。
药理学认为,降压药如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压又能控制得较好,便可以长期使用,没必要经常换。如果经常换药,不但不利于控制血压,机体也容易产生“耐药性”。
注意:提醒广大读者,本文系转载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