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作为安徽霍山的道地药材,因具滋阴清热、益胃生津、除胃中虚火、轻身延年等功效,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是中华仙草之最。野生霍山石斛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生于山谷水旁石上,自然繁殖率极低且生长缓慢,再加上长期遭受破坏性的采摘,使其野生资源一直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
▲韩邦兴
立足于安徽省道地药材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以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韩邦兴教授为带头人,陈存武、刘东、卢宝伟、戴军、易善勇、邓辉、王芳、宋程、王威、李国四、宋向文、徐涛等为核心成员的皖药生态种植与品质提升团队,围绕霍山石斛等中药的资源调查与种质创新、种苗繁育、生态种植、健康产品开发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等进行系统探索和研究,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并成功实施了产业化,为大别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播下了希望的火种。
发掘“致富草”
2024年4月16日,安徽省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服务生命健康产业研讨会暨产学研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皖西学院举办。研究院与企业就霍山石斛产品深加工、复配大健康产品开发、产业结构升级等签订5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霍山石斛从20世纪的濒临绝迹,到现在种植面积突破2000公顷,成为远近闻名的中药材,离不开一代代山中药农的努力,也离不开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的支持。”韩邦兴说。为让大别山区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在生命健康领域绽放更多光彩,韩邦兴在科研与产业合作机制的探索上一直不遗余力。
了解霍山石斛的生长情况,和药农们交流种植经验,每隔一段时间,韩邦兴都会到大别山深处的田间地头走走看看。看到力主推广的拟境栽培模式,让霍山石斛告别了濒危灭绝的境地,成为了大山里的“致富草”,他心里有欣慰也有感慨。
2005年,韩邦兴入职皖西学院,第一次到霍山石斛原产地霍山县太平畈乡时,那里还很贫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霍山石斛枫斗年产量只有数百克,野生移栽的石斛只有100多平方米。看到当地人守着金饭碗还要忍受贫穷,作为一名中药材领域的研究者,韩邦兴感到责任重大,把脱贫致富的宝贝发掘出来,是他当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