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相关媒体报道,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药都”安徽亳州被曝出中药材网售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引发广泛关注。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部分电商动起了歪心思:进低价货、找次品,甚至不惜掺杂掺假,然后通过网络电商平台销售。
据药智网统计,2023年中药材抽验不合格数量为551批次,同比2022年上升20%,不合格药材品种达208种,且中药材不合格数量在药品质量不合格统计中连续5年占比第一。
当前,中药材造假的管控存在难点。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3月25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首先,中药材的产地遍布各地,来源复杂,难以追溯;其次,造假者往往具有高超的造假技术和经验,难以被发现;此外,由于中药材的生产、加工、销售涉及多个环节,监管难度大。
邓勇指出,要建立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并对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进行培训。目前,针对中药,国家层面构建了从研制、审评、注册、生产、经营及使用质量等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管理制度。
中药材辨认难度高
中药材为何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中医医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药材市场不断扩大,药材供应需求也随之大量增加,这决定了当前药材基本都为量产,很难古法炮制。因此,种植产地、生长年限、炮制工艺等不完全可控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中药材质量。“真正的好药并非没有,而是很贵,老百姓很难接触得到,也很难吃得起,与所有假货一样,单纯网上图便宜买,很容易就买到假货。”
经相关媒体调查,一些劣质中药材或根本没有药用价值的食物,摇身一变成为某知名电商平台上销量火爆的“野生”“名贵”中药材;每公斤20元的扁豆,煮熟后染色冒充一公斤800多元的中药材酸枣仁;每公斤几十元的独活,使用硫磺熏蒸后,摇身一变成了“特级野生当归片”;更有甚者,从药厂回收已无药效的药渣,烘干后二次包装成正品药材销售。
邓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中药材在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均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在采购环节,由于中药材的种类繁多,价格波动大,一些不法商家为追求利润,会从价格低廉的地方采购,但这些地方的药材质量往往难以保证;在加工环节,可能存在掺假、掺杂、掺杂其他药材等现象;在储存环节,中药材需要特定的储存条件,如湿度、温度等,不当的储存可能导致药材变质或被其他有害物质污染;在销售环节,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可能会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与此同时,中药材造假往往难以辨别,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中药材真假难辨的问题,一名中药电商也表示,普通人网购中药材能不能买到真货全凭运气。上述中医医师也表示,中药材造假成本低,利益驱使中药材屡屡出现造假状况,即便中药材以次充好,民众服用也很少出事故,吃不好也吃不坏,这也是造成民众难以辨认的原因之一。
“若非专业人士,辨认中药材都存在一定难度,绝大多数医师都做不到,民众辨别能力则更有限。同时,中医医师对中药的辨别能力也有限,多数都是老师傅们传授的经验,口耳相传,谈不上准则。”该中医医师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