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现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须把握时代机遇,坚定不移地将中医药学这一文化瑰宝传承好发扬好,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中医药发展新业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中医药发展新业态,一要加速布局中医药全产业链。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围绕大健康产业培育的新业态总规模已超过14万亿元。其中,中医药产业远超3万亿元,对大健康产业的贡献度日益提升。立足大健康产业,进一步与养老、旅游、食品、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把中医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二要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等中医药服务为一体,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创新中西医结合服务模式,深化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充分发挥1+1>2的叠加效应。三要拓展中药材产业发展路径。中药材产业周期短见效快,市场供不应求,引导、指导药农在发扬传统药材种植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行现代中药材的高效种植、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带动药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创新中药材加工工艺,充分挖掘和拓展中药材的功能功效,持续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释放中医药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要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其一,切实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深入发掘中医药精华,在创新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其二,提高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遴选中医药科研攻关团队与带头人,加强中医药产业的产学研结合,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其三,加快中医药生产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中医药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实现市场占有率与产品附加值的双上升,在持续提升中医药产品销售收入规模的同时,更大幅度地提升其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
深度挖掘中药材新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度挖掘中药材新价值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创新中药材新功效。可以利用生物信息分析学,借助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新算法挖掘出药材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比对出与疾病高度关联的活性成分群,从而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最大程度发挥中药药效。其次,挖掘中药材新用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材进行更深层次开发、利用,将中药材与餐饮、康养、旅游等领域结合起来。最后,探索中药材循环利用新模式。中药资源以及中药废弃物可以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药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物的价值挖掘出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引领中药产业绿色发展。
壮大中医药创新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壮大中医药创新人才队伍,一方面,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人才培养要聚焦国家的技术战略需求,在强化中医药学科设置的基础上,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促进中医药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强对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引导和鼓励支持,让那些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真正获得施展身手的舞台。另一方面,健全技术、技能等要素参与的收益分配机制。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中药理论的学科带头人,也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人才加入。健全中医药行业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激发创造的良好氛围。
(魏冬捷 徐小敏,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