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治疗慢性病的。甚至于认为中医只能治疗一些小病轻病,如果是关乎生命危险的大病重病急病,中医一定是不行的。事实上,中医并非“慢郎中”,中医也能处理急症。
近日,遵义市中医院接收一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患者,今年68岁的高奶奶,数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右小腿肿胀疼痛,未重视,继而疼痛进行性加重,小腿局部皮肤发红并出现水疱。自行在诊所购买外用膏药涂搽无效,水疱逐渐增多,由小腿向膝盖、大腿处蔓延,疱液淡黄。随后来到遵义市中医院老城门诊部就诊,就诊时左小腿红肿疼痛,行走不能,小腿遍布水疱,多处水疱破溃流液,不断流出淡黄色液体。病来口干口苦,精神萎靡,纳差眠差,小便黄,大便干结。
经老城门诊部民间专家胡银芬询问病史及仔细查体,考虑为“黄水疮”,证型为[湿热毒蕴证]。病机为湿热邪袭于肌表,以致腠理开合失司,气机不畅,疏泄不能,湿热之邪熏蒸皮肤,酿而成毒化脓。该病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祛毒拔脓、扶正固本”。后予患者行该院秘制中药散剂外敷(每日1次)、中药丸剂内服(每日3次)。
治疗第10天
患者用药后疗效显著,治疗2天后疼痛减轻、红肿明显消退,流液明显减少,4天后疼痛、红肿进一步减轻,水疱干瘪吸收,破溃水疱敛疮收口,已无流液,可搀扶下缓慢行走;6天后水疱基本吸收,小腿内侧感轻度疼痛,局部皮肤稍红,肿胀已不明显,下肢活动自如,可独自行走活动。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再经约半月的内服、外用中药巩固治疗、临床观察后,患者得到全面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采用内服、外用中药的纯中医治疗方案,即使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间歇性发热,也未使用任何抗菌、抗病毒,及其他消炎类药物,事实证明中医也可以处理急症!
知识链接
“黄水疮”,在古籍早有记载,如:《外科正宗·黄水疮》载:“黄水疮于头面耳项忽生黄泡,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痒。”该病多为夏秋季节暑湿邪毒侵袭,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所为,当以清热解毒、祛暑利湿为治。本病无全身症状者,单纯外治即可,伴有全身症状及并发症者,须予全身治疗,对反复发作者,应注意固本培元,增强体质。
现代医学称“黄水疮”为脓疱疮,又名“脓疱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该病易在体弱者及儿童中流行,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黄豆或更大的水疱、脓疱,周围红晕,疱壁薄而易破,破后可见糜烂面,并形成黄色结痂,愈后无瘢痕,严重者常伴有发热,可能有并发肾炎、心肌炎或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来源 遵义市中医院
编辑 吴浩宇
二审 刘振梁
三审 钱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