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中医药的科技投入持续加大,道地药材、中药炮制、质量保障、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加强,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更加符合中医药规律,中药科技创新不断深入。
目前,我国中医药企业“重销售、轻研发”的现象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对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为贯彻“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要求,医药企业应当强化驱动创新系统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未来,应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培育世界一流医药企业,支持创新能力突出、质量效益好的医药工业中小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先的专精特新企业。
强化驱动创新系统布局,已成为中药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新药的研发和上市有助于改善现有产品质量和效果,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保障,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成长空间。应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顺应新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集采机制情况下,逐步改变发展思维,从以往的注重销售思路转向立足基础产品、重视创新发展的思路,以中药发展为主体,同时统筹推进化学药、生物药协同发展,通过“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合理布局研制具有临床意义和特色的创新药物。
中药企业要特别重视现代制药新技术在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中药智能制造之路,实现精准制造,提升中药生产效率,带动中药制造行业的品质革命,并真正实现药品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此外,还应当注重信息化系统建设、设备智能化、研发智能化方面,通过与国内领先的技术、设备、人工智能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或改造应用于中药生产的信息化系统、智能制造系统、智能辅助研发应用,实现从药物发现、中药原料提取、精制到制剂的全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推动国内中药制药由传统制药技术转型升级至智能制药的技术革命。
企业还应当在药学、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利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彼此优势互补推动科研项目发展。积极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等形式设立合作平台,或与高等学府、科研机构开展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通过组织双方学生参与实习项目、提供实际工作机会、派遣员工到学术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进修等方式,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