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北京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从六个方面对2023年北京中医药工作进行了部署。
北京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
首先,抓统筹谋划,推进《新时代北京市“十四五”中医药51510科技创新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落地落实。
一是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用好市区二级中医药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市委深改办对《实施方案》的评估结果,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作用,督促各区、各部门查漏补缺,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健全“十四五”规划评估机制,对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政府、财政、重大项目等考核相结合,推动规划实施责任落实和任务落实。三是结合落实国家重大工程,推动各区研究制订区域中医药“十四五”规划,在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中西医协同发展、中医药资源转化等方面重点攻坚,谋划实施区域中医药重大项目。四是贯彻落实《首都中医药人才队伍行动计划》,培养造就中医药领域战略科学家,探索新时代首都”三名”人才产出机制,培养中医药未来领军人才。五是开展新时代51510科技创新工程,召开全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启动全行业中医药医药创新联盟,试点实施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模式,“以医统药”实施医针药“圆融”工程。六是实施北京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并纳入市对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的考核。启动中医药三成(理念形成、设施建成、行为养成)示范社区创建行动,开展新时代“赤脚医生”试点。结合重点专科下基层升级四大工程,在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症状门诊。
第二、抓资源管理,提高中医药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医药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教育、人才系统联动。一是开展学科平台化引领行动,赋予学科平台化管理功能,引领示范和相关学科群建设,推动医工、医理、医文跨界融合,试点开展新医科建设示范基地,实现医教协同新格局。二是建设升级版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地,提升北京30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内涵建设,凸显研究所场景化、数据化、岗位化管理和引领高地。三是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启动中医药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护航行动,制订成果转化标准体系,组织遴选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建设单位,推进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扭转传统科研思维,实施科研思维淬炼工程,探索模式转变、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相结合的北京科研综合平台体系。五是开启“经典补课”行动,实施“夯基托举”等人才工程,建立健全北京地区中医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六是开展中医临床硕博士基层成长活动,培育实用型中医药基层人才,补充与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备。试点建设中医药硕博士工作站,打造名老中医基层经验推广点和青年中医基层成长学习点。
第三、抓系统协同,发挥好中医药多元价值功能。
深入推进中医药五种资源转化,推动建立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体系,更好融入首都“五子联动”新发展格局。
一是开展“两区建设”中医药行动计划,围绕北京疾病防治任务、中药种植、健康旅游、康养融合等工作,实施中医药产业全链条促进工程,开展中医药创新研发与产业化。二是充分利用服贸会平台,推介新业态新成果,把中药现代化、产业数字化和评估智能化新成绩作为推介重点,建立健全北京中医药创新服贸体系,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三是加快紧缺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中医药技术技能培养,围绕“健康北京”需要,研究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康复、中医养老、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卫生经济学、中医药国际传播等紧缺专业。四是开展中医药海外传播行动,打造海外交流平台,打造中医药外宣素材库,建立中医药海外传播基地,固化论坛经验模式,深度挖掘民族医药、海外中医药等各类资源,畅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洲际化和全球化渠道,强化中医药国际传播效能。五是开展燕赵医学研究,实施“非遗”保护行动,围绕永定河、大运河、中轴线、长安街等标志性区域,形成若干中医药文化带和文化圈,开展文化传播“三标”活动,打造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体系。六是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国际化推进会”“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四季大会”等品牌活动国际影响,提升中医药全球认同感及影响力。
第四、抓优化供给,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找到改善中医药服务的新思路、新目标、新路径。
一是慎终如始抓好新阶段疫情防控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健全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和指挥机制,全面提升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协同救治能力,加强中医疫病救治人才培养和储备,完善中医疫病防治骨干定点医院定期轮训机制。二是启动中医药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补短板专项,推动建设10个有中医药特色的急危重症临床基地。三是推动中医症状、治未病、经方、五运六气、护理等五门诊标准化建设,推选破解“三无法三不会”示范案例和场景,启动中医儿科补短板专项,促进中医特色回归。四是推动建设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加快市级中医医学中心的遴选和建设,组织开展第二批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的遴选和建设,启动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开展区域中西医结合示范项目。五是启动北京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普(谱)惠工程,试点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供给资源调查、老年人健康评价图谱、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基地等级评价。完成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技术遴选、发布和评价,形成并发布一套中医药健康养老技术目录。建设1个市级中医康复中心和10个市级中西医结合特色康复医院,加强基层中医药康复技术培训。六是升级护士荣誉树工程,利用新媒体推广优质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