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可以以中医药为主导,重型、危重型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此外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治疗需辨证施治,合理选用对症药物,如果“阳了”居家治疗该怎么选择中药治疗呢,别急,以下问答告诉您。
问:如何区分“寒证”“热证”,如何选用药物?
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称为“疫病”,通俗理解,就是传染性很强的外感病,出现症状大部分都表现出发烧、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等,用药时区分开风寒风热,疗效会更为迅速一点。
1.风寒:如出现发烧、怕冷、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等,往往归属于风寒的诱因所致,可服用疏风解表的中成药,比如在北方地区常用的感冒清热颗粒,传统的名方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等。
2.风热:部分人虽然也出现发烧,但没有怕冷,咽喉疼痛非常明显,有乏力、咳嗽、肌肉酸痛,从中医的归属上讲可能是风热的诱因所致,可用一些疏风清热或者化湿解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比如金花清感、疏风解毒、宣肺败毒、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痰热清、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等。
问:选择中药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选择中药的时候,要严格参考药物使用说明书或咨询专业医师来进行服用,如果服用1-2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加重了,如发热一直不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加另外一个中药或西药。
2.中医药在儿科方面,尤其是在外感性疾病治疗方面有优势,近期广东疫情中很多高烧的患儿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但考虑儿童体质特殊,病情变化迅速,宜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其他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群,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药。
3.中西药是可以联合使用的,但是一般不主张同时服用。中西药在服用期间要间隔半个小时以上,同一类型的药物,无论中西药,不要重叠使用。
4.对于一般轻型感染者,服用5-7天,临床症状大多缓解,可以用饮食调整进行康复,不要过度服用药物。
问:恢复期总是有咳嗽该怎么办,会不会发展成肺炎,该如何选用中药?
答:咳嗽是人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可以清理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感染后期余邪未尽、正气受伤这两个因素影响。治疗上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扶正,养阴润肺,另一方面是祛邪,清热化痰。可选用像急支糖浆、养阴清肺丸、杏贝止咳颗粒等。恢复期的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肺炎的咳嗽会伴有持续发热、喘促、咳大量的黄粘痰以及食欲的严重下降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问:有些人出现“刀片喉”、呕吐、腹泻的情况,有什么中医用药的建议吗?
答:一般情况下,经过早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2-3天体温就可以恢复正常,而一部分人群会出现咽喉疼痛、咳嗽、声音嘶哑这样的情况,此时可运用利咽解毒止痛的中成药,比如六神丸、清咽滴丸、金喉健等,服用3-5天后所谓的“刀片喉”症状出现的几率会减少;部分人群会出现乏力、呕吐、腹泻,中医的角度看是湿邪明显,可以用一些化湿解表类的药,比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注意藿香正气水里含有酒精,酒精过敏人群禁用。同时,这类人群不宜在此时吃清热解毒的药物,会导致腹泻或消化道症状加重。